媒体扫描

【中新社】挖掘中药民族药资源 助“一带一路”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3-15

 中新网新疆新闻3月12日电(彭俊茜)

生物医药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如何在生物医药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了位于乌鲁木齐高新区的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新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3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罗玉琴正在和学生做中药复方制剂实验。罗玉琴告诉记者,目前正在研发的药是能够治疗白癜风的司亚丹凝胶,原材料取自新疆道地药材黑种草子。

  近年来,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新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科研硕果累累。自2002年,新疆理化所民族药研究创新团队就开始与中亚及周边各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多年来成果颇丰。与中亚国家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0余项;签署合作备忘录36项;研发的创新药物乃孜来颗粒已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临床研究批件,正在开展临床试验。另有艾拉片、安娜凝胶剂等多个中药创新药物正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展注册研究,推动了中药民族药的国际化进程和中国技术、中国智慧走向更大的舞台。

新疆民族药关键技术与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中试基地

  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新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于2020年9月被中国科学技术部批准成立,实验室以区域特色天然药物研究为核心,通过总部与分部相结合的合作布局,搭建了我国在中亚的天然药物科学研究、临床应用示范与人才培养的核心平台。实验室先后与国内和中亚相关科研机构合作举办了七届“天然化合物化学国际研讨会”和七届“可食植物资源及活性成分国际学术研讨会”,20个国家近20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上述会议。

  新疆民族药关键技术与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戈宇说,实验室下一步将努力克服在成果转化上存在的短板,开发新药物,将实验室产品落地,并着重以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的专利挖掘,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速我国优势科技成果向周边国家转化,开拓中亚及俄罗斯等国际市场,为深入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医疗服务中心的建设、“一带一路”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携手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实质性贡献。

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