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多名专家应邀到新疆理化所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31

822-24日,新疆痕量化学物质感知重点实验室邀请南京理工大学曾海波教授、上海大学孙丽宁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冯婧研究员、武汉大学杨雁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富友教授、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陈学元研究员等6位专家在新疆理化所开展学术交流。重点实验室全体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系列学术交流报告会,报告会由重点实验室主任窦新存研究员主持。

曾海波教授做了题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显示的学术报告,他介绍了本课题组在新体系量子点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钙钛矿量子点超纯三基色电致发光的首次发现、室温合成方法、Pe-QLED器件缺陷钝化及再生抑制策略、基于单层半导体的白光LED的提出、可见光通讯、空间辐射探测及能量转换等。

孙丽宁教授做了题稀土上转换发光及应用研究:从分子-纳米-微米尺度的学术报告。她介绍团队发展了从分子-纳米-微米多个尺度上的材料,实现了其上转换发光现象研究,完善了稀土发光机理。同时,她还对一系列稀土金属有机框架成功用于光学信息加密应用研究进行了分享。

冯婧研究员做了题刺激-响应的功能纳米诊疗试剂的学术报告,她着重介绍了课题组以光、声和肿瘤微环境为刺激条件,设计并制备了多种功能纳米诊疗试剂(单一型,掺杂型,缺陷型,复合型),通过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优化,探究了其在荧光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和磁共振成像等诊断方式指导下的光热治疗、光动力学治疗、声动力学治疗、纳米酶催化治疗、饥饿治疗以及联合治疗方面的抗肿瘤效果,为功能纳米诊疗试剂的设计提供了思路,对特异性肿瘤诊疗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杨雁冰教授做了题界面调控晶体管生物传感的学术报告,她介绍了团队针对“如何调控传感界面提升复杂生理环境检测准确性”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在降低电极界面局部离子强度来延长德拜长度,以及缩短目标分子与电极距离两个方面所做的工作。同时,她分享了团队在便携式一体化分析系统开发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李富友教授做了题发光定量成像与检测研究的学术报告。他介绍团队针对“活体量化”的挑战,提出并发展了发光寿命相关探针,构建发光寿命活体成像和发光比度活体成像,实现了无组织阻挡的活体发光定量成像。同时,他重点分享了荧光比度探针、上转换发光活体成像和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等代表性工作。

陈学元研究员做了题稀土纳米发光生物标记材料及应用进展的学术报告。他从基础的物理化学性质、光学性能设计到生物应用系统地介绍稀土发光纳米生物标记材料的最新前沿进展,包括纳米探针的控制合成、表面修饰、电子结构、光学性能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同时,重点展示该类材料在人体血清和唾液肿瘤标志物如CEA, AFP, PSA, uPAR,bb-hCG, MicroRNA及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等的均相/异相检测、NIR-II区生物成像及抗菌光动力治疗的示范应用。

学术报告后,重点实验室师生与各位专家就领域内研究新进展、成果转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双方拓展了科研思路,取得了良好的反响。窦新存研究员和祖佰祎研究员分别向6位专家颁发了丝路前沿交叉学术论坛报告专家聘书,并表示期待后续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